印象深刻的電影原聲帶十選

woffy
10 min readDec 30, 2020

--

偷了Spotify樣式排版

平時六成時間都在聽原聲帶,這問題猶如「你最喜歡的十張專輯」一般困難,最初列太多難以選擇,後來決定以最開始的跟風標題「最印象深刻的十張原聲帶」為出發,選的與其是「喜歡」或「悅耳」,更是「新鮮又完整的作品」。再將把個人性的要素排除掉,並加上條件:

① 原創音樂(既有歌曲或翻唱不算)
② 電影之內與之外皆有聆聽價值
③ 非單曲,整張都喜歡
④ 先排除音樂劇

以下不按順序排列,最印象深刻的十張電影原聲帶

  • 時時刻刻 The Hours / Philip Glass
  • 神鬼獵人 The Revenant / 坂本龍一 + Alva Noto
  • 逆流色彩 Upstream Color / Shane Carruth
  • 異星入境 Arrival / Jóhann Jóhannsson
  • 狼的孩子雨與雪 Wolf Children / 高木正勝
  • 霓裳魅影 Phantom Thread / Jonny Greenwood
  • 屍控奇幻旅程 Swiss Army Man / Andy Hull and Robert McDowell
  • 鳥人 Birdman / Antonio Sanchez
  • 企鵝公路 ぺンギン‧ハイウェイ / 阿部海太郎
  • 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 / Hans Zimmer

點擊作品標題即可連進 Spotify專輯頁面

時時刻刻 The Hours

Philip Glass (2002)

我很早開始聽的配樂之一,低限主義的啟蒙,之後因而聽了許多新古典+minimalism的作品。

以其反覆固定的旋律傳達了時間與三人命運的輪迴,浪潮一般遞嬗。鋼琴和弦樂的古典氣質很是纖細與陰性,雖形式固定,但憂鬱的情感洶湧,正好補足電影本身的內斂。

.推薦曲目:沒有,這張就是要一口氣聽完。

神鬼獵人 The Revenant

坂本龍一 + alva noto (2016)

這兩人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搭檔之一,古典與電子綜合起來的平衡恰好。這張在電影裡的存在感不高,卻默默在背後撐起整片冬季的荒漠。

ambient、極簡的鋼琴單音、電子轟鳴,抑鬱的大提琴,完全是主角踽行求生的音樂化。雖然有些人覺得他在電影外的聆聽性不高,但我認為細節很值得用好音響慢慢聽。

另外這部是教授病癒後的第一張作品,正好劇情與其病中經歷互相呼應。

.推薦曲目
 《The Revenant Theme 2 + Glass' breathing》:放入主角呼吸聲的天才mix版本
 《Arriving At Fort Kiowa》:短小的曲目卻讓人驚豔,提琴十足傷感。

逆流色彩 Upstream Color

Shane Carruth (2013)

Shane Carruth身兼導演編劇攝影主角剪輯和配樂,因此配樂和劇情界線交融,配樂幾乎可說是電影本體似的。

缺乏明確的旋律線,主要以無語而強大的轟鳴組成,像水中聽聲一般。那種搏動本身也是電影的核心:角色和自然以無法解釋的方式命中連結。模糊的音牆裡偶有玲瓏的琴音,彷如水中透光。

.推薦曲目:沒有,就整張聽。

異星入境 Arrival

Jóhann Jóhannsson (2016)

原本也想選《愛的萬物論》,但想來《Arrival》才合乎所謂有趣。

第一次在電影院聽時超興奮,覺得他打破了科幻電影配樂的固有pattern:雖是電子,但不再冰冷,反而有許多以電子仿生的嘗試,還有反過來以人聲模仿電子訊號的段落。與Arrival的科幻皮人文裏的概念非常契合,充滿未知而大膽的魅力。

.推薦曲目
 《Heptapod B》:以阿卡貝拉來作Heptapod B的主題超酷!

狼的孩子雨與雪 Wolf Children

高木正勝 (2013)

高木正勝的音樂總是充滿生命力,按著曲目順序聽下來,從被呵護的幼年,試探世界的童年,最後是湧起奔跑衝動的少年,非常正能量 。主題關乎親情、成長與放手,因此有著鋼琴與人聲吟唱的小小搖籃曲,也有大型管弦樂團帶你在山林的陽光裡撒手狂奔,無論規模大小都很細膩,變化性高、配器又豐富,反覆聆聽不會厭膩。

.推薦曲目
《Ubugoe》:母親柔軟的吟唱。
《Kito Kito》:雪在積雪裡無畏奔跑!
《A Boy and a Mountain》:非常喜歡這首的轉折與配器。

霓裳魅影 Phantom Thread

Jonny Greenwood (2018)

當初迷上預告的配樂,然而實際上整張有不少酸澀處,我想這也是作曲家和PTA之合:他可以將弦樂寫得很華美,但偏不(如同故事裡的愛情) 。那些上揚拔高的小提琴,滿滿的是上流階級的神經質與不安。偶有緩下來的柔情小品,也多半帶著遲疑。我不會說這張聽起來很愉快,許多地方聽來骨感,但我愛他形式不複雜,卻有著奇妙的多層次:懸疑、憂傷、愛憐、莫可奈何。

.推薦曲目
《House of Woodcock》:滿滿愛意卻小心翼翼,我一見鍾情再見傾心三見定終身的曲。

屍控奇幻旅程 Swiss Army Man

Andy Hull and Robert McDowell (2016)

神奇的阿卡貝拉配樂集。
無人島上什麼也沒有,只好自己哼唱出聲音,逐漸一點一點成為了音樂。其實這張倒有幾番音樂劇的味道,開端無非是角色發出的音效,初聽絕望憂鬱,慢慢隨著各種夥伴聲響的加入,劇情唱作歌詞,匯集成悠揚勵志的合唱。非常魔性、充滿笑點、笑著笑著便忍不住流淚。

.推薦曲目
《Montage》:不怕暴雷歡迎與影片一起看,他的歌詞最開始唱的是"pop pop
popcorn",把故事唱進歌詞超級可愛。
《Jurassic Park》:身為侏儸紀公園大粉絲,聽了又爆笑又感動。

鳥人 Birdman

Antonio Sanchez (2015)

以純打擊樂搭配一鏡到底的攝影,強制把觀眾拉進與主角相同的焦慮視角,真的是超棒的決定!

不外加多餘樂器,心臟脈動與拍點同步,那種純粹性去除了配樂過多的感性面,增添了在場的現實感。我對打擊樂一竅不通,但除了節拍外,也仍舊隱約有某種旋律性這點好厲害。這部當初沒入圍奧斯卡配樂超沒道理。

.推薦曲目
 沒有。但其餘的古典音樂選曲,及讓他們進入與淡出的設計都超棒,在切換現實與虛幻上爐火純青,也很值得一聽。

企鵝公路 ぺンギン‧ハイウェイ

阿部海太郎 (2018)

鋼琴的抒情和管弦的蓊鬱堆疊,同時有著孩童的好奇澄澈,初夏躍動的探險感,相當悅耳的一張。

編曲的層次豐富細緻,一口氣聽下來童年的暑假記憶紛飛,熱度剛好。有時則帶點室內樂的風情,我喜他讓每個樂器輪流互相搭配表現,彩度明度都很高,木管則適時增加柔情。厚度夠卻又足夠清爽 。

另外或許因為是動畫電影,雖然曲子的情緒一直非常滿,但絲毫沒有過多的問題,反而是搭配劇情一起吃,像營養又美味的三明治一樣剛好。

.推薦曲目
 可以從頭開始聽,最前面就耳朵一亮。
 《奪われる研究》:這首一反前面陽光,鋼琴有著Yann Tiersen式的憂傷,相當別緻。

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

Hans Zimmer (2014)

關於這張其實應該不少人寫過,這至今依舊是我最喜歡的Zimmer(和諾蘭)。管風琴充滿聖潔感的選擇,與科幻電影的搭配真的很新鮮有趣,我也愛其煽情不遺餘力。每次聽都把音量轉到11(誰懂這梗)試圖重現當年把戲院音響弄爆的音量。

最後直接貼我五年前的大學電影配樂分析報告裡的幾段,結束這回合:

Hans Zimmer捨棄了在科幻片時常使用的電子樂,反而選用了管風琴這點非常有趣。管風琴的音色使人馬上聯想到教堂音樂,古老、莊嚴、帶著「神」性,無論外觀(不斷向上的垂直造型)、抑或龐大的回音,都再再顯示了它與上帝溝通的目的。在星際效應裡,一個重要的母題即是短暫生命的人類與古老、不可逆的宇宙運行的關係,而運用管風琴的音色,將人類一直以來對未知的原始敬畏,將這層關係由神轉移到龐大的宇宙、片中再三提到的「他們」(位於第五次元以上的生物)之上──以及,主角們一直到最後才發覺實際上凌駕一切的、最終所指的「愛」,同樣也是神秘且古老,充滿不可測的愛。

Zimmer曾表示,管風琴的聲音,是靠「氣」從管子中發出的,每一個音就像人吸氣、吐氣一樣。帶著人性的親密,回音的空靈卻又充滿雄偉的空間感。管風琴本身儘管是充滿歷史的樂器,卻結構複雜且機構精密,彈奏時宛如駕駛大型機械一般。這點也與片中的太空艙呼應。

另外Zimmer也讓合唱團背對麥克風跟著琴音唱和,充當鋼琴在大空間中的混響效果。而Zimmer的理念是,故事離地球越遠,人聲合唱在音樂中的比重就越大越扭曲,以此凸顯人性在太空中的異化。

這部片儘管配樂普遍得到好評,卻也同時遭到不少人批評「音量過大,讓觀眾無法將注意力集中於劇情,甚至遮蓋掉對話」,也曾因此使某座電影院的音響設備故障。但就我的立場而言,反而相當喜歡Zimmer在無聲/微弱、極其簡單的旋律與衝擊性、充滿層次的音樂之間的比例拿捏,或許的確有著誇飾的成分所在,(說白了就是其實滿煽情的),但就感官及情緒上的結果而言我認為相當成功。在沒有介質的宇宙中,近乎無聲的表達空寂及寬渺,以及對比之下,波濤洶湧的情感。配樂的音量隨著情緒高漲而變大,配器也跟著變多做出層次,使觀眾們被主角壓倒性的情緒所掩埋,為之感動。

.推薦曲目
 《Cornfield Chase》:每次看/聽玉米田追逐時都很感動。

以上!好累不過也滿開心的,自我滿足居多,我真的對他們充滿愛意,雖然有些作品其實也都講過數次,但大多是重寫。

雖然專輯難免有不那麼討喜的曲目,尤其配樂作品為了電影氛圍,多少有些置於電影外不太順耳的功能作。不過一口氣將整張專輯聽完,就像前菜沙拉湯品主菜甜點一樣,作為完整set的體驗,還是和只吃主菜不同。遇到不喜歡的,也不用最開始就心生牴觸,當作清味蕾用的休息也不錯(當然要跳掉不吃也沒問題)。有機會的話務必嘗試看看!

∷ 喜歡文章的話歡迎點五次「讚👏🏻」,不用額外收費,我就能得到LikeCoin的回饋! ∷

--

--